第(3/3)页 下定了决心,李青松立刻改变舰队航向,向着公布的那些汇聚点之中,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航行了过去。 那个汇聚点与自己有约2000光年的距离。按照自己与灰虫文明的航速来计算,灰虫文明大概率也是距离那里最近。如果他们要加入银河联盟,大概率也是到那里去。 2000光年的话,大约需要45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达。 于是李青松便仍旧维持着以往的科技研发进程,一边再一次展开了漫漫旅途。 时间飞速流逝,在李青松又取得了长足的科技进展,又进行了一次全面升级换代,一举将己方曲率航行速度提升到了5倍光速以上,达到了5.2倍光速之时,与那个汇聚点的距离已经不再遥远。 李青松已经知晓,引力级文明的曲率航行速度上限在10倍光速。而此刻,自己的航速既然已经可以达到5.2倍光速,那便意味着自己的科技程度已经实实在在的达到了引力中期,而不再像之前那样勉强。 论及真正战力的话,哪怕面对引力巅峰文明,虽然大概率仍旧不敌,但保住麾下的智慧生命,保住自己的科学数据大概率还是能做到的。 这给了李青松较为充足的底气。 “此刻距离汇聚点还有200光年,在这个距离上,从各个方向汇聚而来的文明的数量应当已经不少了吧……” 李青松一边竭力提升引力操控精度,降低己方以引力扭曲空间所散发出来的外部影响,一边再度提升了各种探测器的投放力度,仔细观察着周边的环境,看看是不是有其余文明出现。 这一探查之下,果然,李青松立刻便察觉到了十个以上的空间曲率波动信号。 但这些信号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便是极为微弱,不仅无法详细定位,也无法完全与背景环境区分。 按照概率来算,这些散布在周边数十光年范围内的引力波动信号,其中大概有一半对应着切实存在的文明。但具体哪个是人为制造,哪个是背景干扰,李青松无法分辨。 “大家还真是不约而同啊……” 李青松叹了口气。 他知道,自己引发的引力波动信号呈现在其余文明眼中,大概率也是同样的场景。 庞大的舰队仍旧在高速前进。在距离最终汇聚点仅剩下85光年之时,李青松停下了前进的脚步,且脱离了曲率航行状态。 此刻,就在这周边近十万亿公里内都不存在任何宏观星体的浩瀚虚空之中,李青松的舰队静静潜伏。 不仅严格杜绝任何电磁辐射外泄,便连所有飞船外表都涂上了高吸光材料,竭尽全力的隐藏自己。 但与此同时,向周边环境释放的各种探测器则又一次增加,仔细搜索着这约100光年半径范围内,总计约420万立方光年,总计约1.5万颗恒星的详细情况,但短时间内还未发现任何文明存在的痕迹。 李青松知道,此刻一定有许多引力、暗力文明,且极大概率包含灰虫文明隐藏在这一片星域之中。 但很显然,在这件事情上,其余文明再度做出了与李青松一致的选择:隐藏自身,搜索别人。 虽然大部分文明已经确定要加入银河联盟,但不着急跳出来,先观察一下环境和局势走向总归是好的。 当然,在这一过程中,李青松具备更大的优势。因为他的工业能力更强,投放的探测器便更多,更容易找出其余文明。 时间便这样慢慢流逝着。漫长的搜索之中,李青松还未找到任何一个引力、暗力文明,却有了另一个让他有些惊讶的发现。 “这一片星域竟然存在一个初期电弱文明?” 第(3/3)页